河南省清豐縣市場監(jiān)管局:以“點”為家丨隔離點上的“守護者”
隨著一紙《通告》的發(fā)出,自5月16日零時起,清豐縣封控區(qū)、管控區(qū)之外的區(qū)域解除靜態(tài)管理,有序恢復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但是,在清豐縣萬邦集中隔離點(A區(qū)),還有這么幾位市場監(jiān)管“衛(wèi)士”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他們不怕困難、逆行而上,把隔離點當做抗疫的“特殊戰(zhàn)場”,也把這里作為隔離人員的“健康港灣”,不辭辛苦、持續(xù)奮戰(zhàn)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負重加壓 身先士卒
5月10日下午3點,清豐縣委緊急會議召開后,清豐縣市場監(jiān)管局赴萬邦集中隔離點(A區(qū))工作專班就這樣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成立了,清豐縣市場監(jiān)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建嶺率隊出征。接到緊急通知后,剛從全員核酸檢測崗位上撤下來的他顧不上和家人告別,迅速召集人員趕赴萬邦集中隔離點開展工作。自當天入點的那一刻開始,他帶領工作人員清點物資、封鎖病區(qū)、緊急培訓,所有人處于一個無我、無家、無眠的高度緊張狀態(tài)。嚴格按照流程于次日凌晨3時完成了首批52名隔離人員的接收任務,中間沒有緩沖、沒有過渡。
接下來的日子,接收隔離人員已是日常,短短兩天時間已接收各類隔離人員136名,已啟用的5-12樓共120個房間全部住滿。隨著隔離人員的增多,使得管理工作難度升級,讓宋建嶺的腦子里時時緊繃著一根弦。他秉承“細心入微、貼心照顧”的原則,考慮到防止交叉感染和方便隔離人員使用,嚴格按照“三區(qū)兩通道”的要求,每天通過步梯,帶頭將隔離人員的一日三餐、中藥飲片、醫(yī)療物資等從一樓運送至五樓,盡力開展“送貨上門”的暖心服務。
若有戰(zhàn) 召必回 戰(zhàn)必勝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隔離點是一個特殊的“戰(zhàn)場”,是隔離人員的“健康港灣”,也是感染風險最大的地方。程占方和李小亮都是退伍戰(zhàn)士,在接到集中隔離點任務后,他們堅持退伍不褪色,積極響應、迅速到崗、不怕吃苦、沖鋒在前,組成了點位上的“兄弟連”。在那里,他們承擔著管控、保供、觀察、保障風險的任務,同時又充當著安全員、搬運工、保管員的角色,在這個特殊的“戰(zhàn)場”他們隔離風險、守望相助。每天都是于睡眼朦朧中、前一日未散的疲憊中掙扎著起床,一絲不茍地小心穿上防護服,在宋建嶺同志的帶領下,從戶內到室外,從一樓到五樓,一次次的搬運、一次次的巡邏、一次次的盤點,他們用腳步細細丈量隔離點的每一寸土地。
快速梳理 精準反饋
“印象最深刻的是5月10日那天,從傍晚忙到了第二天凌晨三點,才把接收的第一批隔離人員安頓好,后來又緊接著封鎖隔離點,幾乎沒有休息。5月11日清晨又接到緊急通知,又有一批隔離人員要入住?!被叵肫鹉翘斓拿β祱鼍埃畔⒙?lián)絡員張豪歷歷在目。離開家的他心里最掛念的是2歲的孩子,但他投入工作后能吃苦有擔當,臟活累活搶著干,始終保持著充沛的干勁,是萬邦集中隔離點臨時辦公室中年紀最小的同志。他的一天,從回消息開始到回消息結束,這是一個一天二十四小時被手機消息及電話“支配”的人。對內,他負責登記每一位隔離人員的信息,了解隔離人員和醫(yī)護人員的切實需求;對外,將點位整體情況分門別類建立臺賬,對接多個部門進行每日數(shù)據報送,為各部門決策提供數(shù)據支撐。
“疫”線書寫忠誠,逆行映照初心。正如清豐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付臣在檢查工作時提到的,群眾出不去的門,是他們回不去的家。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吃住在隔離點,工作在最前沿,不畏困難和風險,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烏黑的眼圈、沙啞的嗓音、汗水浸透的衣服,防護服、面罩、口罩的勒痕都見證了他們的辛勤付出。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守護平安清豐的初心,用鐵肩擔當展示了市場監(jiān)管人的責任使命。(通訊員 李晶)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