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患者如何進行飲食調護
胃潰瘍病是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缺損,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以及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群,例如喜食酸辣、過燙食物的人群患胃潰瘍的風險較大。胃潰瘍可通過電子胃鏡或鋇餐檢查診斷。
福建省惠安縣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醫(yī)師史毅宏介紹,胃潰瘍的臨床癥狀主要是上腹部周期性節(jié)律性疼痛,疼痛多出現(xiàn)在餐后0.5—1.5小時,持續(xù)1—2小時,在下次進餐前自然消失。還有上腹部脹滿、噯氣、燒心、反酸等癥狀,甚至伴有嘔血、排黑便癥狀。
胃潰瘍患者如何進行飲食調護?史毅宏提出以下注意事項:
胃潰瘍急性活動期
胃潰瘍急性活動期應注意適當臥床休息,有利于潰瘍愈合。
避免過度緊張和各種不良精神刺激,戒煙戒酒,制定適合個人情況的食譜,注意適當增強營養(yǎng)。
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如疼痛加劇,出現(xiàn)嘔血、便血應立即就醫(yī),進行治療;如發(fā)現(xiàn)疼痛規(guī)律與以往不同,也要立即就醫(yī),進一步檢查,以查明原因。
嘔吐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嘔吐物進入氣道。嘔吐嚴重不能進食或服藥者,可采用少量多次食入的辦法,湯藥也可分次服用,也可試用鮮姜擦舌面止嘔的辦法。
飲食要少食多餐,以軟食為主,比如軟飯、面食、稀粥,藕粉等;并需低脂和適量蛋白質。忌食各種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進食肥甘厚味等不易消化食物,胃痛持續(xù)不止者,可一定時間內(nèi)予流食或半流食。
急性活動期,病人若出血量不多,而且沒有其他意外情況下,仍可進食,出血期病人的飲食應以流質為主,吃沒有刺激性易消化食物,若進食后病情有所改變,甚至惡化則應停止進食;出血停止后可采用一日六餐的流質飲食,然后逐漸改為少纖維的半流質飲食,如雞蛋羹、米粥、牛奶、肉湯等。食物溫度不宜過熱,可吃些冷食,如冷牛奶能使血管收縮控制出血;食物不宜過甜,過甜的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引起反酸;最好隔3—4小時進食一次,食物中經(jīng)常有少量食物用于中和胃酸,減少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有利于潰瘍面愈合,同時避免餐間零食和睡前進食,以免增加腸胃負擔。餐后應注意休息,避免辛辣、咸,濃茶、咖啡、油煎食物及豆類等產(chǎn)氣食物。
胃潰瘍恢復期
胃潰瘍恢復期病人平時飲食上要注意吃易消化又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飲食生活要有規(guī)律,進食最好定時定量,每餐進食七到八分飽為宜。
盡量減輕胃部負擔,吃一些營養(yǎng)豐富、渣滓少、易咀嚼消化的食物。粗纖維食物渣滓較多、難以消化,對胃黏膜會造成很大刺激,容易引起病情再次發(fā)作。
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為主,如豆?jié){、米粥、饅頭、餛飩、肉類等。此外,還要多吃些新鮮的蔬菜、當季的水果、蜂蜜,它們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牛奶還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于修復受損的組織和促進潰瘍愈合。最好是飲用純牛奶,可以稍微加熱后再飲用,這樣對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不要飲酒、濃茶和咖啡等飲料,這些飲料可以使胃酸增多,影響潰瘍愈合。也不要進食過甜的食物,過甜的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引起反酸。胃酸過多者不宜食用過酸的食物,如醋、話梅、檸檬、較酸的蘋果等。
不吃易脹氣的食物,如洋蔥、生蔥、生蒜等;不吃生冷的食物,如冷飲、冰淇淋、涼拌菜等;辣椒、芥末、胡椒等刺激性食物也不宜吃,容易誘發(fā)潰瘍病的再次發(fā)作。(編輯 李闖)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食品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網(wǎng)友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內(nèi)容、版權和其他相關問題,請速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