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四大招之限時禁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吃得也越來越好。在口腹之欲極大滿足的同時,肥胖、糖尿病等吃出來的“富貴病”也隨之增加。對于這些疾病,“管住嘴,邁開腿”是最經(jīng)濟有效的改善和預防方法。不少人為了“管住嘴”,會采取禁食的方法。那么,禁食有哪些類型,如何選擇才有利于健康呢?營養(yǎng)學家經(jīng)研究提出了禁食四大招:限時禁食、間歇性禁食、模擬禁食、熱量限制。本報將分期進行刊登。
禁食的概念
研究顯示,適度禁食有益健康。對于一部分人而言,限時進食會是不錯的禁食模式,比較容易堅持。但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而且要把吃東西的時間盡量安排在白天。當然,值得嘗試的禁食方式不止這一種。比如,最近在《柳葉刀》子刊上報道的一項臨床試驗就表明,每天堅持吃9成飽,能有效減肥和改善心血管代謝健康。
禁食,或者說節(jié)食,廣義上是指在一段時間內(nèi)完全停止或減少吃東西(可以喝水)。換句話說,就是適當?shù)酿I一餓自己。這種飲食方式能在短期內(nèi)有效減輕體重,故而在當下的一些減肥人士中頗為流行。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科學合理的禁食,不僅能瘦身和改善代謝,還可能延緩衰老,有望用于預防和治療一些代謝和慢性炎癥疾病。研究表明,禁食可以引起身體的多種適應性變化,包括降低基礎(chǔ)代謝率,促進脂肪分解和生酮,改變血液中多種激素水平,降低氧化應激和炎癥水平等,從而影響生理和健康。
雖然現(xiàn)代科學研究禁食的歷史不算太長,但其實禁食這種飲食方式由來已久。我國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理念中就有“飯吃七分飽”的說法。很多宗教中的齋戒傳統(tǒng),也是不同形式的禁食方式,比如佛教提倡的“過午不食”
禁食的類型
禁食有不同的模式,但歸根結(jié)底其核心要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限制食物熱量攝入,二是周期性的進食—禁食循環(huán)?;谶@兩點的差異,目前研究中常見的禁食類型可以歸為4種:
熱量限制。在不造成營養(yǎng)不良的前提下,長期減少每天進食的熱量(通常是減少15%—40%),可以理解為“飯吃7分飽”。這是最為經(jīng)典,也是研究得最多的禁食方式,大量的動物試驗都是采用這種方式。
限時進食。每天只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nèi)吃東西,通常是4—12小時內(nèi),比如提早吃晚飯。這種禁食方式不限制攝入的總熱量,而是重點在于確保每天有12—20小時的禁食期。前面提到的“過午不食”和“齋月”都屬于限時進食。
間歇性或周期性禁食。周期性的完全禁食或大幅熱量限制,比較時興的包括隔日禁食(吃一天餓一天)和5:2輕斷食(每周2天少吃),可以理解為是熱量限制和限時進食的結(jié)合式。
模擬禁食飲食。這是由南加州大學的ValterLongo教授團隊開發(fā)的一種新興的飲食方法,通過每個月連續(xù)5天的少吃并以特定方式改變飲食成分,來模擬禁食帶來的生理狀態(tài)變化。
這幾種禁食模式各有利弊,但總體上對健康都有不少相似的益處。
限時進食
與其他幾種禁食模式相比,限時進食有兩個明顯的優(yōu)勢。對于想要嘗試禁食的“新手”,限時進食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起點。對于剛開始嘗試禁食的人來說,禁食或熱量限制期間,因吃不飽而產(chǎn)生的長時間饑餓感,是導致放棄的主要原因。而限時進食并不限制吃多少東西,每頓飯都可以吃到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饑餓感、減少了持續(xù)饑餓的時間。這種禁食模式只需對吃飯時間進行調(diào)整,而不用像間歇性/周期性禁食和模擬禁食飲食那樣,需要特意安排出一整天甚至連續(xù)幾天來讓自己挨餓,因此不會對日常活動和工作學習造成什么明顯影響。
限時進食的另一個優(yōu)勢是與生物鐘同步。生物鐘對健康有巨大影響,長期生物鐘紊亂對代謝、免疫、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和腸道菌群等都非常有害,可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等疾病的風險。在分子層面,生物鐘相關(guān)的基因中,有大量都參與代謝過程,因此生物鐘與代謝之間有著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
進行限時進食時,每天都被分為進食期(4—12小時)和禁食期(12—20小時)兩個階段。而且,為了確保禁食期的時長,人們通常會將晚飯?zhí)崆啊_@種有規(guī)律的白天進食-晚上禁食的循環(huán),能引起代謝基因的晝夜節(jié)律性表達,有助于改善生物鐘節(jié)律,從而對健康產(chǎn)生積極作用;而打破進食—禁食節(jié)律,在動物中被證實是促進肥胖和代謝綜合征的關(guān)鍵因素。
除了改善生物鐘,在動物試驗、觀察性研究和臨床試驗中,限時進食還展現(xiàn)出其他健康益處,包括抵抗由高糖高脂飲食引起的肥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血糖水平、減輕高血脂以及慢性炎癥、改善腸道菌群。同時,由于進食時間縮短,一天內(nèi)吃掉的總熱量通常會略有減少,因而也有助于減肥。
此外,CellMetabolism發(fā)表的一項小鼠研究,首次表明限時進食也有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作用。
如何開始限時進食?有什么注意事項?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人們而言,限時進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集中進食的時間是在白天還是在晚上。
在臨床試驗中,每天只在傍晚時吃一頓飯的晚限時進食模式,損傷了受試者的血糖調(diào)控功能;但是,如果將吃飯時間集中在白天,而晚餐少吃或不吃,也就是俗話說的“早飯吃得像皇帝,午飯吃得像將軍,晚飯吃得像乞丐”,則有助于改善代謝健康和睡眠質(zhì)量。
早限時進食不僅對健康人有好處,對于代謝受損的人群也同樣有益。在一項針對前驅(qū)糖尿病患者的初步試驗中,9點—15點期間吃飯、其余18小時維持禁食的早限時進食模式,使得患者在維持原有體重的情況下,顯著改善了胰島素敏感性、胰島茁細胞功能、血壓和氧化應激水平。
對于進行低熱量飲食干預的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只吃早餐和午餐,比將同樣熱量的食物分散為6頓吃,更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血糖等代謝指標。
因此,如果想要進行規(guī)律的限時進食,可以首先嘗試晚飯少吃,為了減少晚上的饑餓感,白天可以適當多吃一點。之后,過渡到晚飯時間提前,比如,若是早飯通常在早上7點多吃,那么把晚飯安排在晚上7點前吃完是比較好的選擇。
適應一段時間后,晚上的饑餓感會逐漸減輕,就可以進一步減少晚飯的分量,或是提前晚餐的時間,從而盡可能延長晚上的禁食時間。
但是限時進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目前的人體研究,基本只是針對健康成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進行短期干預,其長期作用以及對于兒童、孕婦、老人和大多數(shù)慢性疾病患者的影響,還缺乏研究數(shù)據(jù)。
此外,晚上經(jīng)常有飯局要應酬的人,或是習慣晚上回家后與家人一起享用晚餐的人,每天進行早限時進食恐怕不太現(xiàn)實,5頤2輕斷食可能會是更適合的禁食模式。
另外,限時進食也有一些潛在的風險。比如從三餐變兩餐,對于消化系統(tǒng)的長期影響尚不清楚。而且,如果每天禁食時間過長,或者為了維持足夠的禁食時長而不吃早飯,也可能會對健康有不良影響。 (來源:腸道產(chǎn)業(yè))
免責聲明:中廣食安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轉(zhuǎn)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quán)申明,本網(wǎng)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quán),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wǎng)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我來說兩句